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
  •      新闻       [PC版]

  “弃婴岛”告急:“慈善限制”能否放宽?
文中有张雯主任的发言。
 
新华社北京3月19日新媒体专电(记者欧甸丘 梁建强 赖雨晨)广州48天接收262名弃婴、南京3个月接收159名弃婴……10个省份25个“弃婴安全岛”在争议中负重前行。近日,继广州宣布“闭岛”之后,南京也表示弃婴接收能力接近饱和状态。专家建议,适当放宽“慈善限制”,进一步拓展弃婴救助的社会渠道。
 
  “接收弃婴数量远超过开展试点工作的其他城市同时期的接收数量。”3月中旬,广州市社会福利部门暂停了当地正在试点中的“弃婴岛”,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接收弃婴数量已经超出了福利院承受的极限,需要暂停试点进行总结,并做好已接收婴儿的防疫、分流等工作。
 
  与此同时,国内多地的“弃婴岛”也出现了短期内弃婴人数急剧增长的状况。
 
  弃婴爆满,只是“弃婴岛”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。事实上,从“弃婴岛”设立之初,就一直面临着是否于法有据,以及是否会变相鼓励弃婴行为的争议。
 
 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,“弃婴安全岛”的做法仍处于试点阶段,总体来说“弃婴安全岛”利大于弊。按照国际儿童公约和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,“弃婴安全岛”的设立体现了儿童利益最高原则,试点工作的推进有益于保证弃婴的疾病救治、生命安全、监护服务等。
 
记者了解到,我国第一个弃婴岛于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。2013年7月,民政部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,下发《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“婴儿安全岛”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弃婴岛试点工作。目前,河北、天津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江苏、福建等10个省区市已建成25个“弃婴岛”并投入使用。
 
  从各地“弃婴安全岛”接收弃婴的情况来看,高度一致的特征是弃婴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。以广州为例,262个孩子中,仅脑性瘫痪就多达110例、唐氏综合征(先天愚型)和先天性心脏病也分别有39例和32例。 难以治愈的疾病,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,甚至超出了福利院承受的极限。民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,弃婴进入福利院以后,治疗及养育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资金。
 
  “孩子进入了"弃婴岛",抚养责任就从家长转移到了社会,由纳税人买单,养育、医疗都需要巨额支出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指出,病患弃婴的救治与养育,需要长期的不菲投入。
 
  专家认为,仅仅依靠财政资金建设“弃婴岛”,收养能力毕竟有限。一旦弃婴数量超出福利院的接纳能力,或者财政资金投入捉襟见肘时,“弃婴岛”难免会遭遇“闭岛”的尴尬处境。
 
  “许多民间救助机构特别愿意参加到对于儿童的收养、救助工作之中,但是渠道受限,民间的弃婴养育机构很难取得合法登记。”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·儿童希望基金负责人张雯认为,救助弃婴,需要拓展渠道,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,让更多的民间救助机构以及个人能够广泛参与。

张雯介绍,许多国家对待弃婴救助都放宽了“慈善限制”,民间力量得以参与其中,而且发挥了“主力军”作用。“在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前提下,放宽对于民间力量的准入,是社会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。”